Spring 中的 XML schema 扩展机制
前言
很久没有写关于 Spring 的文章了,最近在系统梳理 Dubbo 代码的过程中发现了 XML schema 这个被遗漏的知识点。由于工作中使用 SpringBoot 比较多的原因,几乎很少接触 XML,此文可以算做是亡羊补牢,另一方面,也为后续的 Dubbo 源码解析做个铺垫。
XML schema 扩展机制是啥?这并不是一块很大的知识点,翻阅一下 Spring 的文档,我甚至没找到一个贯穿上下文的词来描述这个功能,XML Schema Authoring
是文档中对应的标题,简单来说:
Spring 为基于 XML 构建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扩展机制,用于定义和配置 Bean。 它允许使用者编写自定义的 XML bean 解析器,并将解析器本身以及最终定义的 Bean 集成到 Spring IOC 容器中。
Dubbo 依赖了 Spring,并提供了一套自定义的 XML 标签,<dubbo:application>
,<dubbo:registry>
,<dubbo:protocol>
,<dubbo:service>
。作为使用者,大多数人只需要关心这些参数如何配置,但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过,它们是如何加载进入 Spring 的 IOC 容器中被其他组件使用的呢?这便牵扯出了今天的主题:Spring 对 XML schema 的扩展支持。
自定义 XML 扩展
为了搞懂 Spring 的 XML 扩展机制,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实现一个自定义的扩展。实现的步骤也非常简单,分为四步:
- 编写一个 XML schema 文件描述的你节点元素。
- 编写一个
NamespaceHandler
的实现类 - 编写一个或者多个
BeanDefinitionParser
的实现 (关键步骤). - 注册上述的 schema 和 handler。
我们的目的便是想要实现一个 kirito XML schema
,我们的项目中可以自定义 kirito.xml,在其中会以 kirito 为标签来定义不同的类,并在最终的测试代码中验证这些声明在 kirito.xml 的类是否被 Spring 成功加载。大概像这样,是不是和 dubbo.xml 的格式很像呢?
动手实现
有了明确的目标,我们逐步开展自己的工作。
1 编写 kirito.xsd
resources/META-INF/kirito.xsd
1 |
|
① 注意这里的 targetNamespace="http://www.cnkirito.moe/schema/kirito"
这便是之后 kirito 标签的关键点。
② kirito.xsd 定义了两个元素: application 和 service,出于简单考虑,都只有一个 name 字段。
schema 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和 eclipse/IDEA 这样智能化的集成开发环境形成很好的搭配,在编辑 XML 的过程中,用户可以获得告警和提示。 如果配置得当,可以使用自动完成功能让用户在事先定义好的枚举类型中进行选择。
2 编写 KiritoNamespaceHandler
1 | public class KiritoNamespaceHandler extends NamespaceHandlerSupport { |
完成 schema 之后,还需要一个 NamespaceHandler 来帮助 Spring 解析 XML 中不同命名空间的各类元素。
1 | <kirito:application name="kirito"/> |
不同的命名空间需要不同的 NamespaceHandler 来处理,在今天的示例中,我们使用 KiritoNamespaceHandler 来解析 kirito 命名空间。KiritoNamespaceHandler 继承自 NamespaceHandlerSupport 类,并在其 init() 方法中注册了两个 BeanDefinitionParser ,用于解析 kirito 命名空间 /kirito.xsd 约束中定义的两个元素:application,service。BeanDefinitionParser 是下一步的主角,我们暂且跳过,将重心放在父类 NamespaceHandlerSupport 之上。
1 | public interface NamespaceHandler { |
NamespaceHandlerSupport 是 NamespaceHandler 命名空间处理器的抽象实现,我粗略看了 NamespaceHandler 的几个实现类,parse 和 decorate 方法可以完成元素节点的组装并通过 ParserContext 注册到 Ioc 容器中,但实际我们并没有调用这两个方法,而是通过 init() 方法注册 BeanDefinitionParser 来完成解析节点以及注册 Bean 的工作,所以对于 NamespaceHandler,我们主要关心 init 中注册的两个 BeanDefinitionParser 即可。
3 编写 KiritoBeanDefinitionParser
在文章开始我们便标记到 BeanDefinitionParser 是最为关键的一环,每一个 BeanDefinitionParser 实现类都负责一个映射,将一个 XML 节点解析成 IOC 容器中的一个实体类。
1 | public class KiritoBeanDefinitionParser implements BeanDefinitionParser { |
由于我们的实体类是非常简单的,所以不存在很复杂的解析代码,而实际项目中,往往需要大量的解析步骤。parse 方法会解析一个个 XML 中的元素,使用 RootBeanDefinition 组装成对象,并最终通过 parserContext 注册到 IOC 容器中。
至此,我们便完成了 XML 文件中定义的对象到 IOC 容器的映射。
4 注册 schema 和 handler
最后一步还需要通知 Spring,告知其自定义 schema 的所在之处以及对应的处理器。
resources/META-INF/spring.handlers
1 | moe.cnkirito.sample.xsd.KiritoNamespaceHandler = |
resources/META-INF/spring.schemas
1 | META-INF/kirito.xsd = |
没有太多可以说的,需要遵守 Spring 的约定。
至此一个自定义的 XML schema 便扩展完成了,随后来验证一下。
验证扩展
我们首先定义好 kirito.xml
1 |
|
使用 Spring 去加载它,并验证 IOC 容器中是否存在注册成功的 Bean。
1 |
|
观察控制台的输出:
kirito-demo-service
kirito-demo-application
一个基础的基于 XML schema 的扩展便完成了。
Dubbo 中的 XML schema 扩展
最后我们以 Dubbo 为例,看看一个成熟的 XML schema 扩展是如何被应用的。
刚好对应了四个标准的扩展步骤,是不是对 XML 配置下的 Dubbo 应用有了更好的理解了呢?
顺带一提,仅仅完成 Bean 的注册还是不够的,在“注册”的同时,Dubbo 还进行了一系列其他操作如:暴露端口,开启服务器,完成注册中心的注册,生成代理对象等等行为,由于不在本文的范围内,后续的 Dubbo 专题会专门介绍这些细节,本文便是了解 Dubbo 加载流程的前置文章了。
**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「Kirito 的技术分享」,关于文章的任何疑问都会得到回复,带来更多 Java 相关的技术分享。**
Spring 中的 XML schema 扩展机制